《商丘市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回应
解读回应文件名称:《商丘市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解读机构:商丘市国土资源局
解读时间:2017年6月23号
为切实保护土壤环境质量,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清洁土壤行动计划的通知》(豫政〔2017〕13号)精神,结合商丘市实际,编制了《商丘市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并经市政府第10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方案有关要点解读如下:
一、为什么要编制《实施方案》?
1 、贯彻落实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需要。按照省政府要求,各省辖市政府要制定并公布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确定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并报省环保厅备案。
2、推动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实施方案》的出台实施将夯实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础,全面提升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能力。通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摸清土壤污染家底;通过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探索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模式;通过明确各方责任,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
二、土壤污染防治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到2020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总体得到管控,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建立。到2030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建立健全。
三、土壤污染防治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到2020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到2030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四、《实施方案》确定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有哪些?
提出了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7条任务,25项具体措施。
第一条,掌握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提出3项措施,一是 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配合国家和河南省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对商丘市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补充调查 ;二是建立市控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在土壤环境质量 国控监测点位的基础上,增设土壤环境风险点位和基础点位, 建立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三是配合完成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开展区域土壤环境承载力评价 。 第二条,加强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与安全利用, 提出5项措施,一是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将农用地划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二是加大对质量较好耕地的保护力度;三是安全利用类耕地集中的地区要制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将安全利用类耕地产出可食用农产品质量检测纳入农产品例行监测方案;四是对发现农用地重度污染的,要开展重度污染耕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进行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五是加强林地园地土壤环境管理。第三条,强化未利用地土壤环境保护,提出3项措施,一是加强空间布局管控, 合理确定区域功能定位、空间布局 , 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管理;二是 加强滩涂、荒草地等地区未利用地保护,严格查处非法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三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定期开展水源地及周边土壤环境监测。第四条,严格控制和预防土壤污染,提出3项措施,一是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二是强化工业企业环境监管;三是加强生活污染控制。 第五条,实施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 提出5项措施,一是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 与重点行业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 ;二是建立调查评估制度;三是 开展疑似污染地块排查, 逐步建立污染地块清单,确定污染地块优先管控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四是分用途明确管理措施, 合理规划污染地块用途 ;五是 落实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 监管责任, 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实行联动监管 。第六条,有序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提出4项措施,一是按照 “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明确治理与修复主体;二是编制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 确定治理与修复重点,有序推进治理与修复 ;三是强化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管 ;四是建立工程进展调度机制,监督目标任务落实 。第七条,加强环境监管执法,提出2项措施,一是明确重点监测污染物、重点监管行业和重点监管区域;二是充分利用现有环境监管网格,加大执法力度。
五、《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提出了保障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3条任务,10项具体措施。第一条,构建全社会共治体系,提出强化政府主导、 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发挥市场作用、加强社会监督、 落实企业责任、 土壤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等6项具体措施 。第二条,加大投入力度,提出了 统筹相关财政资金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2项具体措施。第三条,严格目标考核, 提出了 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定期评估考核制度 、严格责任追究2项措施 。
六、如何组织实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土壤污染防治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工作调度和督促落实。
2 、分解落实责任。市人民政府与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每年12月份对各县(区)本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2020年进行终期考核,评估结果向市政府报告,并向社会公布。
七、与水体和大气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哪些特点?
一是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察觉。而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农作物检测,甚至人畜健康的影响研究才能确定。土壤污染从产生到发现危害通常时间较长。二是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与大气和水体相比,污染物更难在土壤中迁移、扩散和稀释。因此,污染物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累积。三是土壤污染具有不均匀性。由于土壤性质差异较大,而且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慢,导致土壤中污染物分布不均匀,空间变异性较大。四是土壤污染具有难可逆性。由于重金属难以降解,导致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完全逆转的过程。另外,土壤中的许多有机污染物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降解。五是土壤污染治理具有艰巨性。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则很难恢复。总体来说,治理土壤污染的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
八、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土壤污染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是造成其周边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二是农业生产活动是造成耕地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和畜禽养殖等,导致耕地土壤污染。三是生活垃圾、废旧家用电器、废旧电池、废旧灯管等随意丢弃,以及日常生活污水排放,造成土壤污染。
九、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的内容是什么?
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是指采用概率方法对土壤污染造成的某种危害后果出现的可能性进行表征。土壤污染风险通常可分为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两大类。健康风险是指人体暴露于污染环境而导致伤害、疾病或死亡的可能性。生态风险是指土壤污染物对生态系统中的某些要素或生态系统本身造成破坏的概率或可能性。
十、 《实施方案》中涉及的概念、定义
1 、什么是疑似污染地块?
疑似污染地块是指从事过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从事过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活动的用地。
2 、什么是污染地块?
按照国家技术规范确认超过有关土壤环境标准的疑似污染地块,称为污染地块。
3 、什么是风险管控?
对农用地而言,风险管控主要是指通过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换林还草,以及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等措施,保障耕地安全利用,确保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安全。
对建设用地而言,风险管控主要是指通过对污染地块设立标志和标识,采取隔离、阻断等措施,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划定管控区域,限制人员进入,防止土壤扰动;通过用途管制,规避随意开发带来的风险。
4 、什么是替代种植?
替代种植是指为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用农产品安全风险较低的作物替代农产品安全风险较高的作物的措施,如用重金属低积累作物替代高积累作物。
5 、什么是种植结构调整?
种植结构调整是指综合考虑农作物特性和土壤污染状况,将食用农作物调整为非食用农作物或其他植物。
2017 年6月23日